当前位置:洞口党建>艺术长廊

古韵今声

2019-12-02 09:23:40  来源: 作者:admin1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跻身“唐代十大才子”的钱起当年沿湘黔古道入黔,夜宿今湘西南洞口县城西郊的洞口驿站旅馆,裹着雪峰山的夜风,审视着湘黔古道的夜色,文思泉涌,情注笔端,一气呵成《宿洞口馆》。湘黔古道兴于西汉,至明清时日臻完善,素享“南方丝绸之路”美誉,有一干线三支线自东向西横穿洞口县境。如今,在该县西部瑶乡的“全国特色民俗村”和“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宝瑶村依然留存着完整的一段古道,为“省保”,弥足珍贵,不禁撩拨起我们一探究竟的心思。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千回百转,爬坡过坎,进入这座镶嵌在雪峰山腹地深处的瑰丽瑶寨境内,我们便来到了这段幸存古道的东端。但见崇山峻岭之间,古木森森,溪流潺潺,一条青石板小路蜿蜒伸向前方,若隐若现,神秘莫测。穿越宝瑶村的这条驿道属于三支线中的西线,清代时称“烟银特道”。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遭受了马蹄与人类脚板亿万次的沉重叩击,眼下的青石板已变得光洁可鉴、细腻滑润。走在这绿草掩映的古道之上,我看到路宽处约2米,窄处也在1米左右,日常通行无虞。细心的同行者惊喜地发现,在古道险峻处的青石板外边还留有安装护栏的石孔。凝望着保存完好的古道,我对新中国70年来文物保护工作的巨大成就早已深信不疑。

    气喘吁吁的我们伫立在独具特色的风雨桥太平桥上,一边稍事歇息,一边上下仔细端详起来。木质凉亭,青瓦覆盖,两旁架有宽厚木板,的确是过路人歇息乘凉的好处所。柱枋或雕龙或画凤,栩栩如生。桥内供有观音、关圣等神像,梁上悬挂一联:“清风江上往来人共谈古今,秀水亭中上下客聚会情缘。”对仗工整,通俗易懂,当日熙来攘往之盛况恍如眼前,令人神往。

    “客栈风铃响,知是客人来。”驻足当日往来商旅驻马休憩、养精蓄锐的宝瑶古驿站前,我们屏住呼吸用心在寻找古人的遗韵。那残缺的寨堡和寨门,飞檐翘角的青砖瓦房,喂马用的马槽、关马用的马厩,还有笨重的绹马石、刻有各种图案的青石板,默默地诉说着古道的渊源、曾经的鏖战,吟唱着不屈命运的主调、爱恨情仇的插曲。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环顾眼前的古寨,田畴如网,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红旗招展,有成群结队的小鸟山雀在蓝天飞翔,气韵煞是生动,不是桃花源胜似桃花源。人们告诉我,几年前的宝瑶村还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满目破旧不堪的上盖杉木皮的木板房,村民们大多靠天吃饭,是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偏僻闭塞的雪峰瑶乡,“住特色村寨,吃深山土菜,喝瑶家熬茶,游湘黔古道,赏雪峰风光”,旅游扶贫品牌声誉鹊起,才让这里真正实现了整体脱贫,一举写就“深度贫困村”嬗变为“最美特色村”的当代神话。“精准扶贫到宝瑶,扶贫队员热情高。党员干部举旗手,魅力瑶乡正赶超。”深情的瑶家山歌唱响在欢送湖南省财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现场,湘黔古道上铿锵上演久违的“长亭送别”。

    宝瑶村是湘黔古道上难得的平旷之地,也是古邵阳、怀化两府交界之所,那时商贾云集,十分热闹和兴旺。“莫忙吃一杯茶去,且缓待几阵风来。”这是悬于古道标志性建筑思义亭上的一副楹联。联语中的茶,就是2016年6月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瑶熬茶,瑶家自创的野生茶品。青砖齐檐、牌坊式造型的思义亭修建于清道光年间,瑶乡乡志称其由当地一位开明财主独家捐资。侠肝义胆的古凉亭巍然屹立两百年,护佑人们至今,人们传颂亦至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想,下一群让古道人们世代传颂的人物已然诞生,那就是无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精准扶贫工作队。

下一篇 凤凰飞回客溪村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