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扶贫干部帮着卖,不愁销路,种茶的劲头更足了!”
作风纪律攸关脱贫攻坚成败。洞口县在脱贫攻坚中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效果较明显。
最强力量:催生扶贫新格局
我县成立了高规格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自挂帅,人大、政府、政协“一把手”当第一副组长,形成县委统领和人大、政府、政协统抓的“最强力量”,开创了“领导带头、部门发力、乡镇主战、村级担当、群众联动”的工作新格局。
我县集中“1+24”扶贫力量。“1”就是成立一个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下设5个内设机构和11个专项工作组。“24”就是设立24个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
我县创新“3+3”扶贫抓手。第一个“3”就是“三个书记管一个村”,即驻贫困村责任单位“一把手”任荣誉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任第一书记,加上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实现三个书记齐抓脱贫攻坚的局面。第二个“3”就是推行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三大举措。
最实责任:催生作风新提升
我县压实“4+2”扶贫责任。“4”就是严格实施“四包”制度,即县级领导包乡,帮扶工作队包村,全体干部包户,纪检督察包查,8249名领导干部“一帮五”结对子。“2”就是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作力量向117个贫困村和217个非贫困村“两个全覆盖”。
我县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责,做到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过问。要求各单位分管扶贫工作的副职作为具体责任人,加强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做到具体抓、抓具体。各单位扶贫专干负责专门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每半年要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报告扶贫到户政策落实情况。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
我县还要求帮扶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沉下身子走进百姓家中、走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如期脱贫致富。该县古楼乡创新开展以“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同”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活动,在全县广泛推广。
最严问责:催生整治新成效
去年5月,我县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专门成立责任追究组和督查问责组,实行明察暗访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
去年10月,我县出台《洞口县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推出加分、“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约谈、立案调查、免职等奖惩措施。目前,我县对脱贫攻坚基础工作不合格的单位与个人,采取通报批评、下达整改责任书等措施已经成为常态。
今年5月,我县又出台《洞口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结对帮扶管理办法》,纪律要求更加严格,追责问责更加严厉,贯彻执行更加到位。同时印发《洞口县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各单位认真落实,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