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他山之石

“农民例会”解心结

2005-01-04 10:00:59  来源: 作者:swallow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1123日,河北省馆陶县陶西村100多位群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给馆陶县委送去了一面上书“人民群众的知心人”的大红锦旗。
  一个星期前,紧靠县城的陶西村群众还准备到县里上访,是一场“农民例会”消除了干部群众之间的心理隔阂。原来,陶西村里街道坑洼不平,垃圾成堆,废纸乱飞,晚上没有路灯,出行不便,曾有两位老人摔伤。听说群众要上访,1115日晚,村里召开了“农民例会”。村民情绪激动地要求:再也不能把村里当作垃圾场,应该将村里的道路、照明建设纳入城区管理。第二天,村党支部、村委会将群众意见反映了上去。县里接受了群众的意见,第三天,县建设局派人到村里安上了9盏路灯,县城管局帮助村里清除了全部垃圾。
  “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能这样迅速地得到解决,谁还上访呢?”馆陶县委书记牛金禄告诉记者,4年来,在馆陶县农村,每一周或半月要开一次“农民例会”,让县、乡干部到村里与群众一起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解决存在的问题。
  馆陶县此前曾实行了县级领导每周信访接待日制度、首问责任人制度、责任捆绑追究制度,有效地减少了赴省进京上访。但是,县级信访部门的压力依然很大,每天接待上访群众四五拨,有时多达十几拨。如何将信访问题直接解决在基层呢?2000年,馆陶县开始全面推广路桥乡“农民例会”的做法。会上,干部群众围坐到一起,谈心说事,沟通思想,化解矛盾,消除了一个又一个上访隐患。
  馆陶镇大刘庄有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矛盾。在县信访局、馆陶镇处理后,一户拒不执行,导致另一户不断上访。为此,县信访局与馆陶镇、县法院组成联合工作组,到现场实地查勘,到村里召开“农民例会”,提出了双方都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魏僧寨镇高雷寨村农民因对村财务问题有疑问,到镇里上访。镇里马上派出调查组进村调查。村里召开了“农民例会”,将各项开支逐一张榜公开。村民一看,一个萝卜一个坑,钱花得挺明白,就说:“既然这样,为啥平常不摆到桌面上呢?”村干部答应,以后保证定期公开。
  随着时间推移,“农民例会”逐渐发展为政策宣传会、村务公开会、科学种田培训会。
  馆陶镇姜沿村农民在种小麦时抢墒下种,底墒不足,小麦急需浇灌,可村南的3眼机井全部损坏,已没有维修的价值。在1018日的“农民例会”上,村民经过热烈讨论后决定:让村砖厂先拿出1万元冲抵明年承包费,马上联系打井队打井。目前,3眼井已打好,村南的300多亩小麦已浇灌一遍。
  截至目前,馆陶县召开“农民例会”5000多次,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1300多件。推行“农民例会”当年,馆陶县就摘掉了“上访大县”的帽子,最近两年没有发生新的信访案件。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和农民现金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9%和15.7%。


                                               
《人民日报》 (20041224 第四版)

 

下一篇 兴化把村官去留权交给群众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