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快九点了,怎么还不带我去养树?”星期日,刚吃过早饭,孙女蔚子就急催我。先天晚上,我同蔚子商定:明天去桔园学习整枝、除虫、施肥。让她在劳动的汗水中咀嚼出“盘中餐”的美味,领略人生的哲理。
“好,出发!”见蔚子一脸笑花,我愉快地下了“命令”。蔚子争着扛锄头、提药水、拿剪刀。我挑了一担满满的油枯灰。爷孙俩直奔桔园。
放下担子,我先讲整枝。要剪除枯枝、生了虫的病枝、不结果的懒枝。它们消耗大,严重影响结果枝营养的供给。留下结果枝,让它们茁壮成长——我借题发挥:“蔚子!养树要整枝,养人要不要‘整枝’?”蔚子有些意外,给了我一个微笑:“爷爷!您真会开玩笑。”“不是开玩笑,是给你一个思考题——养人也好比养树,也需要剪去那些做事马虎、粗心贪玩、怕苦怕累怕困难的坏习惯和坏思想。只有剪去那些残枝败叶,才能成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蔚子频频点头:“爷爷说得有理!”“如果把社会比作一棵树,你看,有没有‘整枝的必要呢?“蔚子又是一笑,黑眸子一亮,恍然大悟:“有,电视里揭露的腐败分子,贪污收贿的数字大得惊人,我们村也有偷扒抢劫的。这些‘病枝’,就该统统剪去……”“对,这些社会渣滓是害群之马,就是社会这棵大树上该剪去的‘枯枝’、‘病枝’。”我边讲边剪,边剪边教,蔚子学得极为欢快。
整枝后就除虫。冬季主要是防治“天牛”虫的危害。桔树下,天牛蛀出了一摊一摊白色的木渣,树干被蛀出许多大孔小孔,遍体鳞伤,有两棵已枯黄致死。蔚子见景生情:“不除天牛,桔树活不成;不改坏习惯,不能成好人;不除坏人,社会不安宁……”“蔚子讲得有水平!我极为赞赏。”而后,我说:“对天牛不能心慈手软。一般桔树虫活在枝叶中间,药水一喷就会致死,而天牛比狐狸还狡猾,隐藏在树干中。”我用棉签蘸上药水塞进虫孔,作了封闭,说:“这么一堵,藏在树干中就等于自进棺材;社会上的坏家伙,也像‘天牛’,总是自作聪明,隐藏得深,可也是害人开始,害己告终。”蔚子颇有感触:“对人体内和社会上的寄生虫,也要有对付‘天牛’一样的有力措施才行。”
给桔树加肥,先要在树冠下挖出八寸至一尺深的土坑。久晴未雨,地皮板结。一锄下去,尘土飞扬,却挖不进,需连续进锄。蔚子人小手小力气小,只十多分钟,手掌就磨起了血泡。虽属隆冬,北风凛洌,但额上汗珠点点,满脸通红,嘴上热气腾腾,蔚子脱了毛线,又减夹袄,层层“剥笋”,那亮丽的黑眸子滴溜溜地朝我转动,欲言又止,见状,我说:“蔚子,你力气小,不要挖土坑了。歇会儿,你把油枯灰撒到土坑里。”歇了片刻,我挖的土坑供不应求,蔚子放下油枯灰,又扬起了银光闪闪的小锄与我同甘共苦。“你还小,这挖坑的事,不是你能干的。”可蔚子蛮执拗:“您老人家能干,我就要学。我不是怕苦怕累怕困难的‘残枝败叶’……”看来,我不歇,这孩子是不会歇下来的。
休息中,蔚子突然“啊”的一声,像发现了新大陆:“爷爷,你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棵桔树上,竟然还有两个漏摘的大桔子!“红彤彤的,像两只小灯笼!”说着,蔚子纵身一跃,猴子似地上树给摘了下来。爷孙俩一人一个。享受到自己的血汗成果,别有滋味在心头。细细品味后,我问蔚子:“味道如何?”“酸味多了点儿。”“什么原因?”蔚子哑然。我说:“桔树所需要的氮磷钾没配合好,氮多磷钾少。所以,这次下的是磷钾含量多的油枯灰。养树‘经’如此,养人也有‘经’,要注意营养——你,有个挑菜的毛病:喜蛋类、牛肉;嫌青菜、猪肉。身体发育需要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不够,所以你长得清瘦。身心要全面发展,除了‘精神餐’,多学文化知识外,物质餐中,粗粮细粮、荤菜蔬菜都要吃……”
晚上,蔚子写了《我跟爷爷学养树》:“……爷爷曾说过,‘收获从汗水中来’。的确,甜蜜的桔子从辛勤的劳动中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这来自实践的习作,立意、结构、用词,都不同往常。一口气读完,我乐得心里甜滋滋的……
(此文获“桔子红了”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