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党建动态

袁邦国:?发扬“大屋精神” 守望瑶乡幸福

2019-12-20 14:36:22  来源: 作者:admin1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洞口县大屋瑶族乡大屋村村民潘中艳原来一家七口挤在5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虽然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但苦于找不到地基。“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袁主席不仅多方联系给我解决了宅基地问题,还给我找到一份保洁员的工作,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1210日,已住进新房的潘中艳感激地说。

潘中艳口中的“袁主席”,是大屋瑶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袁邦国。自20164月进驻大屋瑶族乡后,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袁邦国勇挑重担,在年初的班子成员分工中,主动要求分管教育、危房改造、就业扶贫、卫生健康、道路交通等“12+3”扶贫工作。他发扬“大屋精神”,守住民生底线,守望瑶乡幸福,被大家称为大屋瑶乡“三保障”的“总管家”、致富路上“新愚公”、驻点村的“娘家人”。

“三保障”的“总管家”

大屋瑶族乡地处雪峰山腹地,全乡7个村中有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多、脱贫压力大。袁邦国分管扶贫工作中的“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因而被同事们戏称为“三保障”的“总管家”。

大屋村的谢小山因家庭原因一度辍学。袁邦国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乡中心学校和村委会沟通,连续召开3次会议确定控辍保学方案,并4次到谢小山外婆家劝学。目前该生已成功复学。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就能彻底挖断‘穷根’,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袁邦国说。

大屋瑶族乡群众的房子多为木制结构,因年久失修,危房众多。作为危房改造工作的分管领导,为保障群众住房安全,袁邦国积极陪同县危房鉴定组进村入户做鉴定,督查建设进度,参与房屋验收……2019年,该乡共进行房屋危险性鉴定647户,实施危房改造127户。

    致富路上“新愚公”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助推“山货出山”,袁邦国主动将该乡尚未进行水泥路硬化的通组公路全部走了个遍。大屋瑶族乡虽然人口不多,但地域宽广、山高坡陡。袁邦国发扬“大屋精神”,乐当新时代愚公,走遍了每一个村组、每一个院落。

掌握了详细情况后,袁邦国及时向乡党委汇报群众反映强烈的修路愿望,并在乡党委的领导下,统筹安排即将硬化的水泥路,及时与县交通局衔接跟进项目进度。2018年以来,该乡完成水泥路硬化17公里、窄改宽35公里,完成道路两旁防护栏42公里。

2016年,刚进大屋时他买了一辆代步车,现在成了修理店的‘常客’。”大屋瑶族乡党委书记胡文伟介绍,袁邦国用求真务实、勤勉敬业的共产党员作风,为全乡扶贫干部树立了典范。

驻点村的“娘家人”

作为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袁邦国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大屋村驻点。在袁邦国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于2018年成功脱贫。

近年来,该村基础设施大改善:修建并硬化村组公路11.4公里,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架设自来水管8000余米,建设了大屋北界自来水厂,解决了全村的安全饮水问题;2016年底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安装路灯102盏,修建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灯光篮球场、文体活动中心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脱贫底气在产业。袁邦国带领大屋村群众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成立益园油茶合作社,种植油茶210亩,63户贫困户210人加入合作社;成立绿源茶叶种植合作社,种植茶叶100亩,12户贫困户52人加入合作社;对村“老爷子”酒厂进行技术改造,贫困户513人入股就业;培养养猪专业户2户、养牛专业户1户、养鸡专业户3户,指导40113人加工竹夹板,并协助销售。此外,通过考察,袁邦国引进一家电子加工厂落户大屋,解决了该村易地搬迁点40多人的就业问题。

征尘未洗,使命在肩。袁邦国说:“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实现全乡整体脱贫,还需要我们继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瑶乡的脱贫致富作出新贡献。”

下一篇 洞口:“电商引擎”加速脱贫攻坚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