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屋瑶族乡岩龙村在湖南轨道集团的帮扶下,立足当地丰富的楠竹资源,发动村民加工竹制品,并引进资本成立竹制品加工厂,做好做活“竹文章”,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大屋瑶族乡岩龙村贫困群众向累付这几天正加班加点为县城某工地赶制一批竹架板。在岩龙村,稍年长的村民,几乎人人都会简单的竹子加工,以前村民们因为竹架板难销而荒废了这门老手艺,湖南轨道集团驻岩龙村帮扶工作队入驻后,帮助村民多方联系竹制品销路,让村民们的“老手艺”实现了“新价值”。
岩龙村地处雪峰腹地,山多田少,竹林面积达6000多亩。湖南轨道集团驻岩龙村帮扶工作队入驻后,着力让村里的楠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动村民进行楠竹低改,加工制作竹制品,帮助村民多方联系销路。今年初,驻村帮扶工作队引进湖南风河集团在村里成立竹制品加工厂,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圆竹展平工艺,生产初级竹板产品,直接带动34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预计明年将实现产值800万元,楠竹产业成为该村的扶贫主导产业,全村85%的村民从事竹加工走上脱贫致富路。(县电视台 曾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