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党建动态

洞口大屋瑶乡:电商拓宽脱贫路

2019-10-11 10:33:22  来源: 作者:admin1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这个国庆假期我们又通过电商平台轻松销售了1000多瓶‘瑶味坊’辣酱,纯收入12000多元,这都是县商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给我们提供平台、推广品牌的结果,真的太感谢了!”10月9日,洞口县大屋瑶族乡青山村贫困户潘蔚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屋瑶族乡紧盯全乡整体脱贫目标,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创新扶贫方式,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工作体系,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促进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引导“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形成了农业发展产业化、农副产品品牌化、电商推广平台化的发展新模式。

“精准服务”拓富路

2018年11月,该乡邀请惠农网电商高级讲师吴轩、阳城进行电商创业培训。据统计,截止目前,该乡参训的电商人数达300多人(次)。

近年来,该乡有针对性地对电商扶贫服务站负责人、有意愿开办网店的贫困学生、返乡农民工及回乡创业青年等群体参加县商务局电商创业培训,多次邀请县商务局专家进行电商运营体系技术培训,进一步扩大电商扶贫参与度。

为了做好技术扶持,该乡依托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邀请专家为全乡农特产品网销提供品牌培育、创意设计、文化包装、运营推广、品牌展览等系统性全面电商服务。

驻该乡岩龙村帮扶工作队——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立足地域优势培育壮大以紫米、土鸡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2018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200多单,线下销售100多单,交易额达80多万元。

与此同时,该乡还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发展电商。通过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广大群众、学生及回乡创业青年对电商这一新生事物热情高涨,纷纷“试水触电”。该乡青山村贫困户潘蔚,2016年开始成立辣椒家庭作坊,2018年通过了国家CNAS质量检测。潘蔚在村乡两级电商服务平台管理员的指导下,通过两个电商服务平台以及微信销售“瑶味坊”辣酱,2018年的销售额达35万余元,比上年度增加10余万元。今年9月,潘蔚参加了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受到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龙及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的亲切接见,“瑶味坊”辣酱受到了与会各级领导和食品餐饮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农货出山”梦成真

大屋瑶族乡地处雪峰山腹地,交通闭塞、出行不便,农副产品销售成了当地瑶族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我们及时启动电商平台建设,主动利用‘惠农网’和‘农家好伙计’两个平台销售农副产品。”该乡电商办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解决“老大难”问题,该乡出台各种激励措施,教育引导村乡两级党员干部争当线上线下推广员,帮助瑶乡土特产找市场。

该乡还成立特色农副产品推广小组,乡党政领导、扶贫工作队员等亲自担任推广员,建立专门队伍,指导农户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搭建销售平台,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各村建立电商服务平台,各村民小组指定一人为电商服务员,面对面指导农户、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

为了转变山区群众的消费观念,该乡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受众范围广、无时空限制、销售渠道广以及成本低等突出特点,各电商扶贫服务站利用农闲时间对贫困群众进行网络购销宣传,并通过实体展示、货物对比、购销体验,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对网络购销认可度。

该乡将电商扶贫服务站与县邮政服务站及电商平台公司等资源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服务站帮助贫困群众代购生活用品和农业农村用品等,通过网络商品较实体店便宜的优势,积极开展为民代购,打通工业品下乡线上流通,让边远山区群众真正买得实惠,减少家庭开支。

2017年12月,该乡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

在2018“印象洞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该乡展览了竹筒酒、自制辣酱、熏制产品等,共售出产品金额达10万余元。

2019年初,该乡新峰村帮扶工作队后盾单位——市住建局的主要领导主动当推广员,帮该乡找到了1万公斤冬笋的销售渠道。还依托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加盟门店,特别是重点培育县境内中国网络菜市场电商平台,充分发挥好电商扶贫服务站点中枢作用,由贫困户将自行生产的绿色农产品主动交到服务站,缩短产品的流通环节,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桥头堡,走出“农货出山”的第一步。

“带动发展”后劲足

“通过政府推进、市场运作、基础配套、试点示范,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贫困人群电商经营主体,抓好精准服务、流通环节、带动发展。”该乡党委书记胡文伟介绍,创新的电商扶贫模式拓宽了致富路,每年为该乡群众产生收益500余万元,通过电商扶贫突出“三抓”助力贫困村整体脱贫。

以前,大屋瑶族乡和种植户、养殖户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全村乃至全乡整片推进的局面,可以说是只有产品没有商品,更没有产业。

近年来,该乡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积极发动瑶汉群众发展产业,主动落实县委县政府山外种柑橘,山内种油茶、茶叶种植“三棵树”精准扶贫战略。同时,各村又和而不同、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大力发展猕猴桃、药材、紫米、南竹、罗汉果等特色种植业及养鱼、养鸡、养羊等养殖业。

该乡马洞村山上种植茶叶300亩、平地种猕猴桃150亩,每年能产生经济效益60余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大屋村、新峰村的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700亩;高峰村种植天麻10亩;青山村种植罗汉果30亩、白芨10亩等。

为了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该乡注重品牌营销策划,引导当地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大力推进品牌化建设。目前,该乡农副产品主要品牌有老爷子竹筒酒、“瑶味坊”辣酱和大屋高山云雾茶等。

“‘大屋’精神富瑶乡,电商拓宽扶贫路。”目前,该乡正依托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技术力量,重点对农特产品及文化旅游进行美工策划,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平台对包装的产品进行链式推介,进一步提升产品影响力,确保瑶汉群众如期脱贫奔小康。

下一篇 洞口“七措施”激励公务员扎根边远山区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