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部队是抗洪救灾抢险能手,回到地方,仍然战斗在防汛抗旱的“战场”上,保持“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的军人血性,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获评县优秀专武干部2次,洞口县政府记嘉奖1次。他就是退伍军人、洞口县防汛办工作人员李建国。
8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在部队参加了30余次抗洪救灾抢险任务,深知洪灾给百姓带来的危害。防汛救灾也是战场,不能有丝毫马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使命。”
始终保持军人作风
2008年底,李建国从部队转业回家,等待组织安置。待业期间,他始终保持“能奉献、能吃苦、能战斗”的军人作风,义务参与地方救险工作。
2009年6月8日凌晨4时30分,李建国接到洞口县人武部电话,洞口花园镇发生洪灾,几十名群众被洪水围困,需要支援。李建国二话不说,放下电话,冒雨骑摩托车赶赴现场。看着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李建国主动请缨担任突击手。得到现场指挥长的同意后,他驾驶冲锋舟驶上被困群众区域,在滚滚洪流中往返,历经3小时,顺利将39名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后来,他被邀请担任县人武部民兵冲锋舟专业训练的“总教头”。他晚上挑灯编写教案,白天率领民兵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培养出23名技术过硬的冲锋舟操作手。退伍一年多里,李建国先后参加各种训练30余次。
李建国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爱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地方领导干部,2010年3月8日,他收到了洞口县防汛办的上班通知,成为一名防汛工作者。
救险中彰显军人本色
每次洪水来袭,李建国一次又一次冲锋在抗洪抢险最前线,在滔滔洪水中彰显了一名退伍军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人本色。
2009年7月26日,刚好是周末,李建国接到洞口县防汛指挥部的指令,该县竹市镇车田村60多岁的村民刘兰英被洪水围困在大坝不远处的一棵槐树上,急需救援。
险情就是命令,李建国和其他救援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营救。由于河水湍急、树枝茂盛,救援人员的视线被挡,冲锋舟第一次靠近大树失败。已在槐树杈上呆了2个多小时的老人身体虚弱,随时可能掉到河中、被河水冲走,情况紧急。
李建国安排副手将安全绳抛上树梢,并且用手抓住树枝,李建国顺势加大油门靠近大树,冲锋舟终于停在大树脚下,两名副手迅速将老人抱下,转移至安全地带,老人被成功解救。围观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获救的刘大娘激动地说:“如果不是你们赶来,我这条老命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