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党建动态

洞口老艾坪:瞅准穷根开良方 贫困山村大变样

2019-08-09 16:58:03  来源: 作者:admin1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近日,走进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喜人的变化展现在眼前。过去样样等靠要,封建又迷信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如今的老艾坪村:村内水泥路,贯穿各组户;摩托车辆嘟嘟响,日夜不停拉运输。家家户户住新屋,水泥地板新家具;房前屋后都干净,路边安了夜行灯;村民积极搞种养,打牌赌博没有了;瑶家生活多美满,瑶歌唱的更响亮。

老艾坪村地处雪峰山腹地,距县城15公里,平均海拔870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包脑舞”的发源地,属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7个村民小组,142户,462人。全村有山林8200亩,水田180亩,旱土30亩。村民靠种玉米、红薯、水稻为主,产量不高,生活艰苦,靠外出打工维持。

2018年中国水电八局派来了以王军为队长,廖美容、尹春龙为队员的扶贫工作队,驻点老艾坪村。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地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产业基础差,项目单一,水利失修,干旱严重。村民文化低、思想保守,迷信严重,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导致脱贫致富内力差。

为让老艾村富起来,工作队急群众之所急,抓好基础设施。群众迫切盼望的是路通,工作队与本单位和洞口县委县政府紧密联系,与长塘瑶族乡党政紧密配合,实地考察后,先投资200多万元,硬化四处公路4.7公里,保证原有道路的畅通和安全,然后为最边远的七组新修并硬化公路2.4公里、新屋场到老屋场的公路3公里。七组组长丰保在说:“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组通公路,我们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多年来村里四处水利设施失修,工作队对一组望月塘,老屋场、牛古坳、蛇形地水圳进行了维修加固,总长6000米,确保了几十亩农田的旱涝保收。一组龙潭溪坑防洪堤外鼓变形,遇山洪爆发,非常危险,人畜财产不得保障,工作队非常重视,对大堤进行了改造加固。本组党员戴昌桂说:“我们龙潭溪再也不怕洪水淹了。”

与此同时,创新发展模式,开发支柱产业。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联系当地实际,在当地开展鸡鸭、蜜蜂养殖,以及油茶、迷迭香产业的种植。如今,老艾坪村已养鸡6000只、蜜蜂200多箱、油茶245亩、迷迭香23.8亩。“今后这就是老艾坪村的金山银山。”村民们笑着说。

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重视文化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工作队根据老艾坪村民的文化水平状况,重视文化教育产业,为长塘中学添置了新课桌、办公桌椅,价值5万多元,2018年“六一”儿童节,代表水电八局给村里学生儿童送文具70份。中学校长肖调清说:“扶贫工作队这样重视教育,关心学校学生,我一定当好校长,多培养人才。”同时注重技术员的培训,对村里青年进行先进农业技术、务工技术等为内容的集中培训,已确保每户都有一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尤其是输送2批20多名贫困青年到水电八局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上岗。为六组陈盼协调好妻子快生小孩无人照料的困难,让他安心参加了培训。第一批参加工作的丰小林每月工资7000元,要求工作队让他的妻子参加培训。

改善村民住房,整治环境卫生。老艾坪村民居住条件差,旧木房、危房较多,工作队想群众之所想,组织资金帮助村民改造危房17户,破除封建迷信易地搬迁37户142人,集中安置26户100人,分散安置11户42人。村民各个兴高彩烈,放大炮,热土朝天搞搬迁。村民丰平生说:“我们住高楼大厦,跟城市一样了。”七组村民丰小林风趣地说:“我们高界上的人第一次住进了高楼,梦中说,我的中国梦我实现了。”

根据老艾坪村卫生条件差,工作队从教育村民讲究公共环境卫生和家庭卫生。工作队和乡村要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并投资4万元,每户设立了2个垃圾桶。公路、河堤安排保洁员,增加保洁车,全村卫生大大改观。

开发旅游景点,建设美丽乡村。老艾坪村系瑶族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保留了许多古迹,如龙潭溪峡谷,抗战望月塔,梅山五祖庙,千年古树等多处景点。平时游客多,为了更好展示地方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对各处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挖掘,并进行了修复和加工,对“棕包脑舞”广场,专门投资80多万元进行建设,总面积800平方米,公路和院落设立了20多盏太阳能路灯,通夜照明。各项基础建设深得村民赞赏。

下一篇 “亮剑”雪峰斩穷根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