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党建动态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曾国和:帮助他人手留余香

2019-08-01 15:55:30  来源: 作者:admin1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曾国和,湖南省洞口县三级伤残军人。1976年高中毕业后带着报效祖国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积极肯干,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两次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多次嘉奖,并荣立三等功。1978年在部队执行凿岩放炮工程中不幸光荣负伤,致重残,享受国家终身供养。

曾国和

办工厂,安置11名聋哑残疾人就业

退伍后,国家给予了他一定待遇,虽衣食无忧,但当他看到社会上一些残疾人生活无着落时,心里很不平静,一心想帮助他们,想法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于是寻找基地、筹备资金、招聘员工,于1984年3月在高沙办起了洞口县第一家福利米粉厂,安置了钟定湘等11名聋哑残疾人。为了使米粉厂振兴,他自己吃苦在前,即做管理,又当员工,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从早到晚经常累得精疲力竭,但乐此不疲,仅三个月之内就赢利万元以上,员工按时发放了工资。在厂上班的十多名残疾人有了稳定的收入。聋哑残疾人个个打手语把他夸。

曾国和与他的盲人学生

开学校,帮助盲人创业致富

聋哑残疾人就业问题解决了,对那些双目失明的残疾人,他又想培养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让他们自食其力,于是跑武冈走省城,请来了两名盲人按摩老师,1987年在高沙办起了湖南省农村集镇第一家盲人按摩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盲人学员到创办的盲人按摩学校专门学按摩技术,学成后,有的在按摩诊所就业,有的回乡自己开办按摩诊所。国家对残疾事业十分重视,1989年他又相继办起了福利元丝元钉厂,福利化工厂,都坐落在洞口县高沙镇蓼水河畔,安置了60多名残疾人和15名复员退伍军人就业。

曾国和的部分荣誉证书

热心肠,带动退伍军人就业

为了解决退伍军人就业难问题,从1992年开始,曾国和组织一批退伍军人和青壮劳力,四处承包工程,先后承建了高速公路、市县道以及村级水泥路硬化工程计100多公里,全被认可为优良工程,带动1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

2013年,退伍军人杨恢聪,在部队有过人的机械修理技术,他想办个修理店,苦无资金,曾国和同志闻讯后,自愿资助2万元,帮他办起了农机修配店,又招了两名复员军人作助手,他逢人便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曾国和同志帮助了我。”高沙镇忠信村村民严臻想办个养殖厂,但缺少资金,找他帮忙。于是他想办法解决了三万元钱的资金。现在,他的养猪场越办越大,年出栏一千五百多头,存栏四百多头,不但他脱了贫,还带动本村四名村民也脱了贫。

新闻媒体刊发的曾国和优秀事迹

站位高,帮助他人手留余香

反哺社会,热衷公益,饮水思源。虽说在企业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光荣传统,时刻不忘社会责任和担当。他关注爱心事业,为高沙镇洪田村小学捐献桌椅价值5000元左右,四川汶川地震捐款6000元。退伍30多年来做到有功不自居,以雷锋为榜样,为残疾人谋福利,为复退军人解忧愁,继续为社会做贡献。有困难想方设法自己解决,从未向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做到不上访,而且劝解上访人员不上访每年达二十余次,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2003年、2006年分别被评为省“优抚先进对象”;2016年又评为湖南省“优秀退伍军人”;2001年和2018年分别被评为邵阳市“优秀残疾军人”、“优秀退伍军人”;2018年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退伍军人”;2019年7月26日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优秀事迹在省、市、县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多次。

下一篇 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杨修文局长深入渔塘村督导驻村帮扶工作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