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洞口县坚持龙头带动、亮点培育,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大力发展特色规模农业,品牌加工业、新型产业,并建好“企业+农户+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发展规模农业,强化产业带动。牢牢把握适宜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独特气候、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把雪峰蜜桔、油茶、古楼云雾茶、金银花、油菜等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扩大规模提升产量,优化技术提高质量,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如竹市镇龙潭村将村集体土地及农民的承包地整合流转后,交给永丰金银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收益按3%进行提成分配,重点打造611亩金银花示范基地,生产无公害、绿色金银花产品,年产量30万斤,年产值400万元,2018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创建加工品牌,强化产业带动。改变农产品以粗加工形态进入市场终端的状态,提高品牌经营意识,以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品牌创造和深加工,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如:高沙镇党委瞄准罗汉果产业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在全镇已种植罗汉果面积达3280亩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甜蜜蜜”罗汉果品牌加工业。罗汉果种植合作社通过创建罗汉果加工厂,开发罗汉果茶等产品,将罗汉果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并按照企业30%、村集体30%、村民40%的收益模式进行分成,促成了村集体与村民的“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毓兰镇凤溪村村集体协同毓兰坊生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10余间厂房用来储存和烘烤红薯,制作红薯干,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1.5万元。
培育新型载体,强化产业带动。如:依托新能源产业创收。茶铺茶场管理区双塘村建成60KW光伏发电站,并网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享受连续收益20年。江口镇引进华能集团投资9亿元建成华能江口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度,为洞口县创造年经济收益三千万,辐射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创建集体产业园。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连片经营上做文章,通过“化零为整”“返租倒包”、委托流转等方式创建集体产业园,集中连片经营,提高集体土地利用效益,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目前,全县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实现特色产业发展全覆盖,创建了猕猴桃、柑橘、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园区,构成了“以园区为主、大户为辅、散户为补”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农旅双链 ”的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