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强调,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把握不好,出轨越界或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的正确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人民利益至上的坚定立场、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
党员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才能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正确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乂科学世界观,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正确的人生观,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党的宗旨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为人民谋利益,因而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密切关系,使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获得了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党的执政地位也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执政地位并且连续执政60多年,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党要继续巩固执政地位,不仅要继续为人民服务,而且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解决好公与私的问题。习近平在2014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
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对于人生价值或自身价值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人生奋斗的理想和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就是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在增强党性和作风养成的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价值观。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做好当前工作统一起来,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统一起来。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通过几代人、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现实的工作中积极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为建设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紧紧抓住当前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勤奋工作,抓住关键,重点突破,聚精会神搞建设,—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为完成我们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出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打实基础。
(张青津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