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艺术长廊

《儒将蔡锷》后记

2010-04-12 09:07:25  来源: 作者:njy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记得早在湖南邵阳农村上小学时,老师组织我们去家乡小镇上看电影《知音》,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理解美女爱英雄及千古知音之间的缕缕情愫,那个年龄似乎还早了点。可启老师袁帮立对我们说:“蔡锷将军是咱们家乡的。”此话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也许是缘于与蔡锷将军是同乡,又因为邵阳自古民风崇文尚武,大多数男孩向往戎马军旅生涯的原由吧,蔡锷将军便成了我少年的偶像。

年岁渐长,我听到了许多老人给我绘声绘色地进述许多关于蔡锷将军的民间传说,我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蔡锷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知名军事家、革命家和政治家。他一生戎马倥偬,怀着“流血救国”的宏伟抱负,蔡锷将军短暂的一生为国为民立下功勋无数,建树非凡。但其中最为壮伟的功业,无疑是以下两端:一是响应辛亥武昌首义,领导了昆明重九起义,光复云南;二是为国民争人格,不屑一切拉拢利诱,巧妙摆脱袁世凯的重重羁绊,离京赴滇,关山万里,毅然发动并领导护国运动。蔡锷将军抱重病之躯,亲冒矢石,坚持上第一线指挥作战,仅以区区三千之卒敌袁世凯十万之众,粉碎了袁世凯洪宪皇帝梦,保卫了民国,再造了共和。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被誉为“护国英雄”。

怀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199112月,我从邵阳农村应征入伍来到成都军区当兵。在训练之余,我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西南的许多地方。而大西南又是蔡锷将军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因而让我进一步加深对蔡锷将军的认识和了解。五年的军旅生涯,我曾搜集了许多关于蔡锷将军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我发现一些历史小说断章取义,有的甚至捕风捉影罗列历史材料。

蔡锷将军 “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他挚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他浓烈的桑梓之情,流溢于三湘四水。而邵阳作为蔡锷将军的故乡,尽管这座人文古城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但对蔡锷将军在中国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历史题材挖掘得不够深入,对蔡锷将军生前的一些文物、古迹保护乏力。我在感叹之余,顿生几分沉甸甸的责任。

1996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地方时,本想好好写写蔡锷将军,但因为生计奔波,又一次忍痛割爱。踏上南下广东创业之旅,尽管南国寻梦的日子生活漂泊不定,但我一直铭记着蔡锷将军是我的家乡人。

2003年春天,我重返阔别七年之久的故土,发现家乡的面貌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洞口县山门镇蔡锷公馆等古迹因投入不足,仍一片苍凉。我在抚摸危楼感叹之余,顿生一种沉重的负疚感。我作为蔡锷将军的乡人,一名以爬格子为己任的人,理应为家乡尽点锦薄之力。以慰蔡锷将军在天之灵,让“松坡文化”发扬光大,使将军故里重焕生机……我又握起了手中久违的笔。于是,我再次下决心好好写写蔡锷将军。

我揣着文学梦想和思乡情怀,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地搜集材料,殚精构思。六年来,我在祖国大江南北奔波,四处走访。我在北京、天津、成都、贵阳、昆明、长沙、南宁、泸州、邵阳等地的图书馆里,我坐热了冰冷的板凳,手指抄出了厚厚的茧子,并走访了众多辛亥元老的后人,尔后又夜以继日地进行创作。

我于20061217日又一次来到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蔡锷公馆采访,通过山门、水东等地走巷穿村,搜集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特别是对蔡锷将军出生地之谜进行了广泛查证,通过浩如烟海的史料及查找有关物证,证实了蔡锷将军的出生地是湖南省武冈州(今洞口县)山门镇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这一重要历史发现,填补了国内同类传记作品的空白)。

在创作期间,我通过互联网找到蔡锷将军在云南主政期间,曾在贵州省威宁县(原属云南管辖)草海一带训练新军。200725日,尽管临近春节,为了尽快完成此书稿的创作,我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乘坐开往贵阳的航班,在贵阳作了短暂停留,尔后坐上贵阳至威宁的长途汽车前往云南边陲采访,在威宁蔡登峰、蔡定常及林四才等人的热情带领下,我来到昭通、威宁当年蔡锷将军训练新军的地方实地考察。我在昭通和威宁停留了两天,于2007210日沿着当年蔡锷将军护国讨袁出征路线过毕节、叙永,尔后来到泸州,沿途通过深入乡村田野,了解到许多关于蔡锷将军当年出征的轶事。

2007212,我在战友谢华友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泸州市纳溪区采访,纳溪区护国镇宣传委员赵厚荣、外宣办干事周福超等人得知我的来由后,非常热情地带领我参观护国岩等爱国主义纪念基地,并向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历史资料。在泸州采访期间,我走访了叙永松坡楼、棉花坡等重要场所。

我又在战友黄小斌、李洁等人陪同下,去成都、昆明等地采访调研。在昆明,进一步了解到蔡锷将军在云南任职时精心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后来,此书被列为黄埔军校的主要教材。就连共和国元帅朱德驰骋疆场,也常将此书带在身边。

 无论采访于昔日腥风血雨的护国战争战场,还是伏案于酷暑寒冬的寂寞深夜,无不被蔡锷将军的高尚人格魅力所感动。2007114,我终于完成《儒将蔡锷》这部书稿。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核对历史资料,我完稿当天就在互联网《蔡锷吧 百度贴吧》中发贴搜索求助有关专家学者及蔡锷将军后人帮忙审订书稿。20071130,通过《天涯论坛》,一个网名为“云天上将”的网友力荐,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终于与蔡锷将军曾外孙、北京著名青年作家袁泉先生取得联系,袁泉给我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200712月,我将该书两易其稿后又大病一场,我母亲看到我带病继续创作,很是心疼;适值此时有位年过七旬的近亲常致电家中,说已迈入古稀之年,赋闲在家乡的偏远山村,经济拮据,生活难以为继,托我母亲和表姐说情,要我念及亲情,在城市找些文稿修订校对之类活计干。因考虑到此书修订校对难度大,仅凭我个人有限的业余时间,一时难以完成书稿的校对。我就将书稿打印了一份清样,准备交给这位近亲。但家乡又有亲友来电劝阻,说这位近亲劣迹斑斑,职业道德败坏,曾有犯罪前科,不要理会他。但母亲再三嘱咐我,帮他找活计干,只要付足酬金,应该不会坑害亲人。我是从事新闻和法律工作的,考虑再三,为防不测,在20071226将书稿交给这位近亲时,要求此书未出版之时,不能外泄书稿内容,并当面要求他写下《承诺书》。保证对书稿修订完毕之后,将我的书稿资料全部退还给我。可后来 “农夫和蛇” 的故事却发生了。

为了尽快付诸出版,2008326日,我携带创作此书用的笔记本电脑(内有我全部创作素材),就匆匆从惠州坐火车到长沙,去岳麓山及湖南省图书馆核对有关蔡锷将军的历史资料。

2008329,我从长沙回到邵阳农村探亲;330晚在老家旧居创作至深夜,非常疲倦地和衣而睡。凌晨醒来时发现笔记本电脑、摄像器材、旅行包、身份证件等被人盗走。尽管公安机关投入大量警力督办此案,但遗憾的是一无所获。眼见四年的创作成果付之东流,我非常绝望,只好无奈重返广东。帮我修订校订书稿的那位近亲得知我的电子文档已遗失,不仅不同情安慰我,反而以为我在广东“淘金”,就故意要求我额外支付报酬,并设置许多障碍。后又陆陆续续从家乡传来这名近亲将我的原创书稿复制若干份,竟说此书稿是他所创作,并企图变卖我的书稿。家乡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掺和煽动,此书面临胎死腹中。我缘于对蔡锷将军光辉人生的崇敬及同乡情结,继续从容沉静地投入此书的创作。苍天不负苦心人,20097月,我终于再次完成了这部书稿,北京大学中文系唐作藩教授见书稿取名《蔡锷将军传》,还不足以体现蔡锷将军的性格特点,蔡锷将军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在政治体制、宪政研究、军事教育、治军思想、诗词楹联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并充分展现了他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蔡锷将军确乃一名旷世“儒将”,只是在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文名为其武功所掩盖罢了,建议我将《蔡锷将军传》改为《儒将蔡锷》。唐作藩教授对我的启发和建议,这也是我将《蔡锷将军传》改为《儒将蔡锷》的缘由。

2008年夏天,为了求证蔡锷将军在日本的史料,我特去日本采访考察,为补充书中黄兴、陈天华、蔡锷等几个湖南同乡多次来到大森海湾(东京、横滨东面之海湾,又称大森湾,后来陈天华自沉于此)等地探讨救国救民之对策作了很好补证,并对风光旖旎的大森海湾作了生动描绘。

这部书稿,修订成清样后共计35万余字,但我搜集及创作的素材至少达300万字以上。我从兴衰沉浮的历史发黄变脆的报纸杂志与书籍当中,倾听诸位名家热情或激愤的心声,与他们展开心灵深处的对话,体味十九世纪末及二十世纪初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讨袁护国,再造共和”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增强14亿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促进海峡两岸的早日和平统一,我决心早日将此书稿付诸出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我将书稿送给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玉清伯伯和湖南省军区原副政委谢光豪将军这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向他们汇报书稿创作的初衷及艰辛笔耕情况,并邀请他们分别为此书作序及题写书名。两位长辈对我非常关心和支持,不仅对此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给我找来国内多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学者审阅书稿;而且在2009年国庆节,两位长辈放弃假期休息,分别给此书作序和题写了书名。

此书在创作过程中,北京松坡学会、长沙松坡会所负责人、著名学者吕义国,北京著名青年作家、蔡锷将军的曾外孙袁泉,广州学者谢其融,著名作家、惠州市小说学会会长吴振尧,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文博专业馆员、洞口县文物管理局局长黄慧湘,中共洞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袁国基,泸州纳溪区文联、社科联、政研会办公室主任王仕厚,黄桥镇文化站站长杨大庭,我的启蒙老师张治新、曾佑云以及惠州文友周德新、苗理洁等人对此书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此书在创作出版过程中,征求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十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此书的创作出版,受到了众多亲友、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六年来,我爱人放弃优裕的工作环境,一直尽心尽力协助我整理、修订书稿。特别是中共邵阳市委书记童名谦,中共洞口县委书记黎仁寅等领导对此书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2009114日,周玉清伯伯利用回邵阳探亲之际,特召集我到隆回“清风园”对此书进行修订。200912月,我作为惠州市作家协会推荐惟一的代表在广州参加广东省作家协会、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小说创作高级研讨班,有幸得到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等老师的指导,他们对此书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另外,中共洞口县委﹑县人民政府也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令人遗憾的是当我策划出版此书处于攻坚阶段时,我的那位帮忙修订文稿的所谓“近亲”,竟公开说此书稿是出自他创作,到处自我炫耀。因我是蔡锷将军家乡第一个创作此长篇纪实传记的作者,同时,我又是一位远离家乡在外创业的普通青年,此创作成果的面世,让家乡个别文化流氓和所谓的“人民公仆”非常眼红。特别令人心寒的是他们也怂恿我这位“近亲”故意刁难我,不问青红皂白,就捕风捉影向家乡一些党政主要领导对我进行人身诽谤。这让我深陷痛苦之中,后几经周折,好不容易将部分书稿追回。可一些无聊的人又捏造事实,多次写匿名信给省(市)、中央有关领导,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和诬陷。更感到可笑的是,此书稿当时已经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已引起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准备出版之际,家乡个别公务人员非常嫉妒我的创作成果,得知此书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写匿名信给出版社,企图阻挠此书的出版。我当时捧着书稿挥泪告别长沙,决定将此书稿交由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有关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得知我的情况后,很快地与我进行沟通和衔接,并派出资深编审评审此书,历经严格三审后,决定正式与我签约。这是我历经千辛万苦,排除种种噪音和干扰,在继《护国将军蔡锷》成畅销书之后的又一成果!在我此书面临印刷时,又从家乡传来帮我修订校对文稿的那位所谓“近亲”,竟在一些文化流氓的指使和他个人利欲驱动下,将我的原创书稿通过境外出版社出版。他们在未获得国家新闻出版部门任何出版、印刷及发行的审批手续,竟在国内非法出版发行。更令人震惊的是家乡个别公务人员生怕此书的出版,有损他(她)的个人功利,竟然写匿名信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我进行诽谤和诬陷,企图“封杀”此书的出版。因我创作此书有充足的创作素材和法律基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经过出版部门的严格审查,此书经过一波三折,现终于顺利出版。此书创作出版的坎坷旅程,更使我对家乡一些人的无知和无耻感到失望和痛心。

六年来,我揣着文学梦想和思乡情结,怀着对蔡锷将军的崇敬之情,潜心创作。一路走来,我付出全部心血和积蓄,却受到莫须有的攻击和诽谤。我几次想放弃些书的创作和出版,但上述的干扰,反而更坚定了我出版此书的决心。周玉清伯伯和谢光豪将军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体现,不热爱家乡的人何以热爱祖国,不管他最后归宿在哪里,都会魂牵梦绕着故乡。一个人的岗位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在外地工作更应为家乡作贡献。有钱的出钱,有力地出力,家乡在后发赶超的征途上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辉煌。长辈的嘱咐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蔡锷将军是从我家乡走出来的伟人,蔡锷将军又是一位淡泊名利、夙夜在公的为人楷模!但愿此书的出版,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能使那些坐享俸禄却无所事事的个别所谓“人民公仆”,能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多体谅一名漂泊在他乡的业余作家创作此书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希望家乡人们多点包容和开放的情怀。我是以“位卑未敢忘家乡”、“报乡寸心坚似铁”的胸怀来创作和出版此书。但愿此书的出版,对世人有所启迪,也对于打造家乡旅游及文化品牌资源,弘扬湖湘文化及蔡锷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起到应有的作用。

懿行传后世,华表垂千古。几经周折,现终于完成此书稿了,我如释重负。我近六年来一直为创作此书奔波和忙碌,长期伏案疾书,因过度劳累而患上严重的颈椎炎。20103月在此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因长期伏案创作,颈椎疼痛厉害,在终校书稿时,我因头和脖子不能动弹,只好将我儿子的小板凳架在桌上,将书稿置在凳上与视线平行,站立着校对以减轻疼痛。此书的创作虽然不够理想,但思乡情结和文学梦想促使我尽心尽力投入此书的创作。这里,尚须说明的是,由于蔡锷将军是一位非常传奇的知名的军事家、革命家和政治家,他英年早逝,弥留之际再三嘱咐他的后人淡泊名利,低调做人,不许家里人对外透露自己的家世。因而媒体对他个人及他的后人的报道也很少。此书创作完稿后,我曾于2008716日特到北京登门拜访居住在复外大街22号(全国政协机关宿舍)蔡锷将军的长媳刘淑芸女士,想采访她并托她核对有关历史资料,但她谈及先父遗训,婉言谢绝采访。另外,近代历史学家以及政治家对他的政治主张和建军思想持有不同争议,况且其事迹又过去近一个世纪;加之,作者的认识能力、写作水平均有局限,故资料很难搜集,采访难度也很大,作品也一定有些不当、瑕疵和粗糙的地方。对此,我谨以恳切的心情,敬望广大读者朋友予以批评指正!

 

 

                                                    者

                                           二○一○年春于惠州

下一篇 成长的代价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