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艺术长廊

圣彼得堡:俄罗斯从这里出发(上)

2007-01-25 16:53:08  来源: 作者:swallow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浏览圣彼得堡就像在翻阅一部俄罗斯历史。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它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市内河流交错,仅涅瓦河分支就达50多条,整座城市由100多个岛屿组成,由700余座桥梁串联起来。因其河多、岛多、桥多,风光旖旎,素有“北方威尼斯”美誉。

圣彼得堡300多年来三易其名:1703年建成时叫圣彼得堡;1914年将其改名彼得格勒;列宁逝世后,将其改名列宁格勒;前苏联解体后,又恢复为圣彼得堡。在中国,则习惯称作彼得堡。

如果要追溯这座城市的历史,那么可以沿着涅瓦河这根主线作一次寻根之旅。

彼得小屋建在涅瓦河北岸的彼得岛上,建于1703528日,这个日子现已被确定为建城纪念日。彼得大帝建造这座小木屋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对外扩张的根据地。彼得小屋居滨河广场的一方草坪中央,四周古木葱茏,显出几分雅致静谧。它用松木建造,屋顶为瓦片状木板。屋内有一个小厅,挂着一幅欧洲地图和一幅耶稣画像。两旁为低矮的起居室。还有一工作间,存放有彼得大帝曾用过的车床、斧头、刨子、锤子、锯子等整套木工用具。据说彼得大帝是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为了筑城,彼得大帝是工棚兼工程临时“指挥部”。在小木屋建成不久,彼得大帝就下令叫海军大元帅戈罗万等人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定居,这也是来此落户的第一批市民。很快,这里便建起了海军总部、港口和造船厂。为了培养能征善战的海军人才,他把第一所海军学校建在了彼得小屋身后,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把一批又一批贵族子弟送进了这所军校加以锤炼。至今彼得小屋后面这所纳西莫夫海军学校仍享有盛名,是海军高级人才的摇篮。

彼得保罗要塞位于兔子岛上,四面环水,面临芬兰湾,扼守涅瓦河河口。整个要塞像浮在水上的石头堡垒。联想到城内随处可见的石桥、石墙以及一律用花岗岩砌成的整齐河岸。我们以为圣彼得堡盛产石头。其实不然,导游说,当年这里是一大片沼泽,夏日蚊虫成堆,冬季狂风肆虐。有记载说,1713年,法国大使康普勒坐着马车从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路过沼泽时淹死了八区马。为了建造这座坚固的城池,彼得大帝下令,在圣彼得堡未建好之前全国其它建筑严禁使用石头。并设立关卡征集石料,凡开往圣彼得堡的船只,必须缴足30块方石才许靠岸。所有前往圣彼得堡的马车,必须上缴三块铺路石方能进城。彼得大帝就这样凭着他的胆识、魄力和作为,筑就了圣彼得堡,也翻开了俄罗斯历史崭新的一页。

距彼得保罗要塞数百米,一艘白色战舰被牢牢固定在涅瓦河边,这就是名垂青史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是它打响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一炮,在列宁的领导下,缔造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圣彼得堡也再领风骚,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摇篮。

 

下一篇 圣彼得堡:俄罗斯从这里出发(下)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