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艺术长廊

仰读韶山

2006-09-30 08:08:56  来源: 作者:swallow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寒冬初次到韶山,

激动中去买一枚纪念章。

我把她挂在胸面前,

一直戴回到平溪江边。

 

寒冬初次到韶山,

滴水洞前庄严地去照一张相片。

我把她贴在影集第一面,

时时翻开来看一眼。

 

寒冬初次到韶山,

终于还了一桩多年的心愿。

更新更深的思念呵,

似常青藤爬满我心田。

这是我1990年冬随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工作考察团第一次参观韶山后,有感而发写的一首题为《初到韶山》的所谓“小诗”。那时,韶山的红色景点主要有毛主席故居、滴水洞、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毛鉴公祠、毛震公祠等处,均是原物或原形。在我的印象中,当年的韶山就像一本朴素的原汁原味的红色经典。

记得头回瞻仰掩映在苍松翠竹丛中的上屋场主席故居,审视着一砖一木,观看着室内陈列,细读着介绍文字,呼吸着历史气息,无比崇敬的情愫油然而生。尤其是堂屋里那几张面容沧桑的长凳、方桌,令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不禁回忆起65年前,有一对神情专注、面容庄重的青年夫妇,浑身洋溢着真理的光彩,粗布长衫,蓝衣黑裙,从繁华闹市回到这桌前,凭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的豪情点燃起中国农村革命的火种。走出故居,放眼屋外田畴,我将印满伟人足迹的那山、那水、那田、那路一并深藏在了心底。

记得初次徜徉在“山水明珠”滴水洞,扫视碧峰翠岭,清雅绝伦;寻幽“西方山洞”,别有天地。品味《毛氏族谱》“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的深邃意境,领悟主席“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故乡情结,吟咏主席“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诗篇,面对神奇山水孕育旷世伟人的历史巧合,一时间一种浓浓的神秘之感和一股深深的钦仰之情交织着涌上我的心头。那是震撼在伟人一生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挚爱故乡、忠诚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福祉的如海胸襟、如山意志中而产生的钦仰之情,那是迷失在人们基于传统风水地理文化而绘声绘色泼洒在这方山水上的奇光异彩里所生发的神秘之感。我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此时倒真的希望那明丽山川能蕴含着人们所传说的神乎其神的滋龙凤、润万物的“灵性”,一种萌生一代又一代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家的“灵性”。

于是,平素出门很少购纪念品的我,毅然在精品店买了一枚闪闪发光的韶峰纪念像章,企图把这革命的“灵性”带点回家;平素不喜欢照相的我,欣然站在滴水洞前留下了一副永远虔诚恭敬的面容,企图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融入自己恒久的生活。

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而这些年来,我却经常听到从韶山归来的同志说起韶山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一个新韶山的轮廓就这样在我心中逐渐形成起来。在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我再也按捺不住一睹韶山新貌的愿望,又一次踏上了这方热土圣地。进入韶山市区,但见新楼林立,汽车如织,四通八达的大路小路全面硬化,市区绿化、美化工作悄然展开……果不其然,一个现代气息浓郁的新韶山呈现在我们眼前。

再次参观韶山,让我感到强烈震撼的当属已为人们神化了的主席铜像。来到驰名中外的铜像广场,高达10.1米的主席铜像巍然屹立。广场上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或夫妻同行,或携子而来,或呼朋唤友,或同事结伴;有的伫立凝视,有的鞠躬行礼,有的敬献花篮,甚至有老者跪拜作揖,俨然将主席当作救世行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了。有当地人告诉我,高度“10.1”米寓意1949年10月1日建国,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对毛主席亲手缔造人民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将永志不忘、世代相传;铜像于1993年12月6日上午9时从南京运抵韶山后,一连几天韶山冲出现了冬日杜鹃盛开、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喜极而泣的韶山人奔走相告:“毛主席真的回家了!”;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在毛主席百岁生日那天,骄阳下6只鲜艳的蝴蝶绕着铜像翩翩飞舞,人们传说那是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6位英烈前来祝寿;铜像自毛主席百年诞辰时由江泽民同志亲自揭幕以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前来参观瞻仰的人们总是像眼前这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仰望铜像,我静默无语,恍惚之间仿佛看见了一代伟人如大山般站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气吞山河宣布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幕。那气势令一切反动派无不瑟瑟发抖,却令天下劳苦大众无不扬眉吐气。

再次参观韶山,让我为之魂牵梦萦的应是誉为“国之瑰宝”的毛主席诗词碑林。登上镶嵌在韶峰山腰别致典雅的诗词碑林,阳光下,那100块书写着雄文、佳句的大理石、汉白玉、花岗岩碑刻熠熠生辉,让人目不暇接。碑林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按照毛主席的革命生涯分为5个部分,依时间顺序分为4个时期,共收入毛主席诗词50首,其中28首为毛主席手迹,当代书坛泰斗恭录22首。环顾周遭山景风物,正如其《碑序》所云:“千峦拥戴,悦泉琴羽曲之音;万壑朝归,养竹节松高之气。雨雾晴岚,四时各别,为韶山八景又添一绝。朝霞紫气连衡岳,暮雨飞花下洞庭,诚洋洋大观者矣。”置身其中,好多人凝望着诗碑不由自主地读出声来,那沉吟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听上去宛如一曲雄浑激昂的旋律。看着碑耸奇峰,错落有致,我怡然陶醉;读着诗中佳品,诗景相得,我激情满怀。碑林哟,那一首首诗就是一道道美景,那一道道景就是一首首好诗;碑林哟,既是瑰丽的文学之林、书法之林,更是磅礴的革命之林、党史之林。山风轻拂,人们不得不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走向碑林出口处,那镌刻着毛主席1959年6月26日回故乡时写下的《七律.到韶山》一诗,为寓意伟人诞辰、寿辰、忌日而精心设计的宽12.26米、高8.3米、厚0.99米的石碑赫然入目,再次将我们流连忘返的心情推向了极致。随着队伍走出碑林很远了,我还情不自禁好几次回眸身后峰峦山影。

仰读今日韶山,造化之神秀、人文之盛事熔为一炉,处处新美如画,时时动人心弦。毛主席故居、滴水洞景区、毛氏三祠等原有核心景观经数度修缮光彩依旧,兼之有了这主席铜像、诗词碑林的大笔点缀,和那韶山烈士陵园、毛泽东纪念园、毛泽东图书馆等新的红色景致的精彩渲染,一个融山水、建筑、纪念、教育、休闲和谐于一体的现代化“红色之旅”格局已然形成。啊!韶山这一朴素的红色经典终于披上了新时代的彩衣。

 

 

下一篇 红军集结花园市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