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从我知事起,直到今天,我一直唱响这支歌,因为它表达了我人生路上对真理的追求,是我对党衷心热爱的心声。
1、新旧社会两重天
父亲在旧社会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决心把我培养成一个读书人。我进高小的第一期,他借七担谷给我解决学、杂、膳食费。秋收后还偿十二担,借了还,还了借,周而复始,苦苦的熬过了六年一期,眼见得难以为继,不待父母开口,我就主动地做了双亲农耕的帮手,失学在家里。
时来运转,共产党来了,是党的劝学运动,又把我“劝”进学校;后来,是党的助学金,让我上了初中,读了师范,成了人民教师,这才圆了我父亲望我成为“读书人”的美梦。
看了电影《白毛女》,喜儿命运的变迁,很有时代性,教我父子俩认识到“新旧社会两重天”: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我们全家人认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2、感谢党考验了我三十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申请了三十年。1954年,在部队航空预校,我第一次向党支部呈上入党申请书,因为我的“海外关系嫌疑”,长期不能为愿,只能当党的“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就是不能当党员。是党故意为难我么?不,大陆解放后,蒋介石常叫嚣反攻大陆,地主恶霸也伺机东山再起。当时,对在台人员不放心,应该提高警惕,这是对人民负责嘛。台属委屈一下有什么要紧呢?况且,这不是我个人的事,从大陆去的在台人员有几十万呀!这是历史造成的,怪谁?至于解决组织问题,我想,首先争取思想上入党,到时候,情况有变,变得有利于解决组织问题,到那时,对于我,不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么?果然,严冬过尽绽春雷,形势好转,政策有所松动。1984年12月3日,我在党旗下宣誓,终于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三十年来的宿愿。我衷心感谢党组织,在三十年来的长期考验中,使我经受了“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事”的思想锻炼,为我往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服从安排是党团员的天职
暑假,通讯员学习班发奖后,以往的文友,后来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奠乾把我邀到招待所传达室就开宗明义:
“你们学校还只有副教导主任,正职空缺。依你看,是调入,还是自产?如果自产,哪位最合适?”
思考后,我老老实实地列出了一大串:刘××、张××、李××……部长断然一笑:你好保守,最合适的你不提!谁?远在天边,近在身边。部长直楞楞地瞧着我笑,手指头点着我的肩膀,“要挑起这副重担!”
部长,你真会开玩笑,我是这个料吗?你知道,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看看书报、写点稿子!做梦想入党,却不想当官,请部长另选高手。
部长严肃起来,我今天是代表组织向你肖××同志宣布:经组织决定肖××担任洞口九中正教导主任。我还想推辞,部长问:“你是共产党员吗?”“去年入党。”“哪有共产党员不服从组织安排?”
这与二十年以前的一幕何其相似乃尔。1958年武师毕业后,组织上先安排我去山门完小,后来改去洞口三中,我怕教不来,不肯就任,组织上问我:“你是共青团员吗?”我说,在初中就入团了。“哪有共青团员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呢?”
一个星期后,我父亲徒步三十里来到三中我的住房兼办公室。第一句话就问:初中,你教得来么?我和你妈晚上睡不好,总是担心:莫误人子弟就好。我只好实话实说:“由于准备得充分,每个班的第一节课,学生都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父亲说:“好,好,好,共产党培养得好!”
4、“不合实际,我不签字”
“喂,老兄!我真佩服你!”萧尊真隔老远就跟我打招呼。
“愚兄有啥值得你如此动情?”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唉,患难中见真情,难得,难得!”真弟的神情那么投入,急得我打破沙锅问到底:“快说,怎么回事?”他只好滔滔不绝……
“文革”期间,有两个造反派向你调查我的情况,说我闹派性外,最严重的是勾结地富反坏右,搞“打砸抢抄抓”,搞武斗,陷害好人。他们把写好我的黑材料给你看后,要你签字,你可是严辞拒绝。他们说:“你和尊真在四中不是拍着桌子大干过一场吗?”你说,你们就凭着这一点认定我与尊真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敌对仇人吗?那只是派性作怪啊!肖尊真固然有错,难道我自己就没错吗?再说,尊真还不致于坏到你们所描写的那种程度嘛!那时刻,你老兄,理直气壮地说:“不合实际,我不签字!”
“哼!你是这号不中用的角色,竟倒在敌人的怀抱里了,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两人异口同声,“竟与反革命一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你马上接过话来:“你们说尊真当时陷害好人,那么,你们今天来到我这里,目的何在?不但要陷害尊真,还要陷害我,真是胆大妄为!你们敌我不分,凭你们起,我奉陪到底——但是,我要警告你们:“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搞陷害,黑良心,不行!我坚决与黑良心的作斗争……”邪不压正,两人无奈,慌乱而去。
往事如昨,尊真惟妙惟肖地描述后,大发感慨:当时,我处于患难时期。虽然,你我曾经有过脸红脖子粗的争吵,但你在我的危难时期,没有落井下石,加害于人。患难见真情。老兄正直诚实,光明磊落,这,还不值得我敬佩吗?
小事一桩,微不足道,我早已忘却,你何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且了解得那么翔实呢?
尊真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向你调查的那两个人中的一个,后来也回头转向,反戈相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言谈中,他也很佩服你的为人哩!
5、感谢“误告”
组织部来了位年轻人,找到学校林书记:“你们学校有女生告肖××的状:深更半夜去女生寝室掀女生的铺盖……”话音未落林书记就说:“不会,肖××不会做出这种事来——不过,我想问问他本人,如何?”“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去吧”组织部的同志照准。
林书记说明来意后,肖××说:“熄灯后,我三次去女生寝室制止讲话的现象,收效甚微。12点后,我还是放心不下,第四次来到三年级女生寝室门口,还是靠门口左上床位有声音,我令下铺林××开门,我倒要看看这位帼国英雄是何许人物。我进了门,她把铺盖死死地蒙住脑袋,我火了,一时急躁,就掀开铺盖认人,原来是姜××……”
“原来如此……肖××不愧是教导主任,我倒想认识认识这位好同志。”于是,随林书记来到我肖××房子里:“啊!头发花白了!肖主任五十几?”“五十有五,欢迎领导指点迷津。”“难得你这位认真负责的好领导。林书记反映,把工作交给你,万无一失。他说,只要哨子一叫,肯定是肖主任到场了,我就放了心。”“书记过奖了,不过,我倒愿意实践着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尽量把工作做好一点——我,个性急躁,这桩事,我有责任,为什么要立马掀铺盖呢?第二天,天亮后,不是也可以了解情况吗?”
后来,顺藤摸瓜,组织部还了解我在三中,每晚都是十二点左右去男寝检查情况后,自己才就寝。有次给学生盖铺盖,学生以为是贼偷东西,满寝室大喊:“捉贼,捉贼!”还是班长解危 “是肖书记(团委书记)给我们盖铺盖呢……”
后来,我调去五中主持校长工作,据说,跟这次“误告”有关,我想,坏事成了好事,该感谢“辣姜”的这次“误告”。
6、我牢记党的教育方针
会场气氛紧张而严肃。教委B主任正在给县属高中下达高考指标。在给我五中下达指标时,B主任生怕我耳朵失灵,来了个高八度:
“五中只有一年指标”。声音像打雷。我屏住呼吸听下文。“抓得好,可以完成任务,甚至超额:抓不好——”B主任突然一顿,两眼扫视全场,目光落到我身上后,他眼一瞪,眉一竖,又给我一个炸雷:“要是打了赤脚——请肖校长注意,我拿你是问!”这是B主任对我第三次“警告”了,鄙人说话做事,向来是小巷子里抬竹竿——直来直去。我立即站起来昂首挺胸,也正言厉色:
“本来,败军之将不言勇。所以,对B主任前两次对我五中的‘关怀’,我保持沉默。为了不使教委领导过分担心,这次,我不能不说几句。去年,高二统考,全县九所高中,我五中倒数第一。这,于我,早有思想准备。但我肖某做事,‘不图一时乱拍手,只求它日暗点头’——高考见分晓”。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与会的校长书记们给我爆出了一阵热情的鼓励,似乎在诉说着去年高二统考五中的不同凡响……
“请A中的同志们给我做件好事——”
“哼哼——”
在高二统考前的监考会上,我刚开头,会场上就出现了一阵嗤之以鼻的冷笑声。我立即给它挑明:“我的意图恰好是你们笑意的反面——请各位严肃考风考纪,禁绝舞弊。宁肯考个倒数第一,我也要把五中的学风抓起来。我想:学风正了,平时勤学苦练,学好了,肚里有墨水,考试就用不着舞弊。我的着眼点在高考——若高考还是倒数第一,我背起铺盖回家卖红薯。”
“肖校长!我,佩服你的战略眼光。”A中有好心的同志提醒我。“但是,逆潮流而上者,十有八九是要吃苦头的——”
“这事,肖校长与我商量过。”市教委巡视员老石接过话来:“校长说,考场上不实事求是,让学生舞弊,弄虚作假,打肿脸充胖子,败坏道德品质,是害学生,这是在贯彻执行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抓’的教育方针吗?发展下去,有亡党亡国之祸。对于校长的战略措施,我举双手赞成。希望A中的监考员严肃考纪,成全校长的好事……”
高考分数线公布后,更加牵动了我的心。
“不图一时乱拍手……高考见分晓”,这是我曾经立下的“军令状”……
“打了赤脚……我得拿你是问”,B主任的大炮又一次在我耳畔炸响……
“……”是鼓起勇气去教委看看成绩单,还是先打个电话探听一下“军情?”我的心,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是不是教委来电要“拿我是问?”我的心兔子似地乱撞。
“喂——哪里?”我不情愿地端起了听筒。
“……我——是——是老肖——”果然是教委B主任来电。我结结巴巴,舌头也不听使唤。在办公室的同志们铁屑似的被吸附于一个“磁场”,都在屏声静气倾听B主任的声音。我的心简直要撞出喉管。
“肖校长啊——肖校长——我要向你报喜——”B主任在放连珠喜炮。“五中超额完成任务——第一批上线的比县重点D中还多一个——”
“是真的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难道你对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也不相信吗?天道酬勤,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嘛!”B主任显然很兴奋。
“哈哈——谢谢教委的关怀!”我忍俊不禁,笑得山响。“嗬嗬——”我周围的同志笑得更响。
“你们终于笑了——”B主任在听筒里也听出了我们的欢笑声,也在为我五中欢呼:“会笑的人总是笑在最后——‘不图一进乱拍手,只求它日暗点头’——校长的名言今日兑现了……”
“噼噼啪啪——”对B主任的报喜电话,我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说:“党的教育方针,五中还是贯彻得很不够呢……”
7、家长给我“平了反”
九四年下期,有个星期日,我在家里,正午睡,老伴叫醒了我:有二位家长找你……
寒暄之后,我问家长:有何贵干?
二位异口同声:“来领那五十元钱。”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之后,我再问:“何来领50元钱的事呢?”
“是你们学校的D主任让我们来领的,每人50元,450元都在你手里。”
“哦,是这么回事,那是我们给一家酒店推荐九个同学,450元是用人单位给送人单位的培训费。我从博罗回校后,未进住处却上总务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450元全数交给了出纳室。然后进住室,将收条用夹子夹好,挂在房门门栓上头的墙壁上的一个钉子上——那钱可不是给家长的,也不是给我的。私人怎能图谋公款呢?
这一回,可轮到家长莫明其妙了。茫然之后,惊疑地向我:“当真是这样的么?”家长不信,两双眼睛盯着我。那眼神在说:你说的莫不是为你贪污骗造的解说词么?
我领吾其意,说:“你们两位最好是去学校看看,要是那收条,不挂在墙上,而是锁在抽屉里,都算我作假起谋心。只有看了‘现场’,你们心里的疑团才会冰释雪融;否则,我的贪污之罪,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到了这一步,你们不去也得去,去看看那收条的真假,我得讨个清白啊!”
家长只好跟着我来到学校,进了我的住房。打开房门,那收条正如我前述的情景,分毫不差。两位家长像泄了气的皮球,都是失望地将双手由胸前向左右两侧伸张开去,然后,又是异口同声:“唉,我们今天上了当!”
“上了谁的当?”
“上了您们D主任的当。”语气里不无后悔。
我也毫不客气:“真是以小人之心,忖君子之腹。天底下的人,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低(D)主任么?“
“对不起,肖校长?您,公私分明,反倒受了委屈——你可是‘人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
“不,我高兴,我要感谢你们!今天,是你们家长给我‘平了反’……”
8、“为人民服务”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1993年9月的一天,被省农大录取为本科生的刘兴高和专科生的贺俊3人,欢欢喜喜地来到我房子里。他们的共同语言是:“这次,我们能够考上农大,是肖校长您给我们猜中了作文题,您可是帮了大忙,感谢,感谢……”
我说,高考作文题不能说我“猜中”了,再多只能说“碰上”了类似的题目,纯属“偶然”。我在讲《××的启示》一类题的写法时,出发点是要同学们掌握这类题型写作的套路,或者说掌握这类题型写作的基本知识,不在于猜题、押题。
这里,我倒要讲一讲“偶然”中有“必然”的道理。
多年来,我都是教语文的同时,一般兼班主任,有条件利用班上各种报刊上的时新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作文指导,使学生得到启发,认识错误,端正思想,提高觉悟,丰富语言材料,学得文章中的写作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1980年,我根据党中央重视培养人材、充分利用人材的精神,选择了《人民日报》上登载的一篇短小古文《齐恒公知宁戚》,(讲的是:用人如用器,应该扬长避短。)抄在黑板上,强调同学们都抄上,而后进行详细的读讲分析。说来也巧,预考中的语文试题正好是这篇文章的句子翻译、词语解释与问答,同学们几乎没有失分。
1981年高考的前一天,我给同学们讲了4月1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杂谈《养树与养人》,文章讲唐代郭橐驼掌握了种树的规律,所以,栽树成活率高,作者生发开去,“养人”也必须掌握规律,否则就会毁了人材。第二天,高考作文题就是读古文《郭橐驼种树》后,以《毁树容易栽树难》为题写读后感。下考后,也如你们在我讲了《××的启示》一类题的写法,高考竟碰上了《0的启示》一样,考生们也向我报喜。
这当然是“碰巧”,纯属“偶然”。但是“偶然”中有“必然”。这“必然”是什么?就是:对工作的高度的责任心。就写作来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好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有责任心,则必有收获。有责任心,平时你才会留神许多稍纵即逝的种种契机,才会重视报刊上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种种可作范文的文章。《××的启示》一类的写法,就是来自一张陈旧的《少年文史报》哩!有了责任心,你就会高度重视各种资料,及时传受学生急需的各种“营养品”而毫不松懈,给学生夯实坚实基础知识的基础,这才是“万能钥匙”呢!押题、猜题是靠不住的。有一年的看图作文,那幅漫画选自往年的《讽刺与幽默》,你到哪里去猜呢?下一年,有的同志认为,上年出了看图作文,今年“绝不会”再来个“看图作文”了,可是我还是稳打稳扎地教了“看图作文”。好啊!后来预考,作文还是“看图作文”。命题的同志,在揣测下面同志的心理心态,在钻我们的空子,下决心不让你“猜中”。我们就只能扎扎实实地抓基础知识的复习才是正道。农民犁田要让牛吃饱草料才下田;教师教书要让考生吃饱知识才让上考场。猜题、押题,一旦不中,挨骂事小,误人子弟事大!
实践中,我体会到:天道酬勤。“偶然”孕育着“必然”,为人民服务,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扎扎实实地工作,则必有收获。
9、路,是“引”出来的
双抢中,见到自己曾牵头冻的水泥路上,摆满了晒谷席子,晒上芬香扑鼻的一层饱满壮实的谷子,一展村民丰收的喜悦。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初衷成为现实,我,一股暖流通遍全身。不久前,冻路的种种情景,在我脑子里,历历如昨……
为方便村民生活、生产,美化村容。几次会议之后,终于决定,硬化从村道到石灰冲去的这条泥石路。冻好后,叫“连心路”。冻路分两段进行,以塘支口为分界线,上段由我肖××牵头;下段由宝田牵头。
清理路基,要从整修塘支口、护井起步。有人竟满腔怨气,说,你们出钱冻路的几户都打好了井,有水用;你们把涵筒加长,污水流不出,一旦大雨涨大水,就更糟,我们不打井的还要喝水么?我可没怨气,只是一个“引”字:加几根涵筒,水流冲力大,才流得快,污水才流得出,对保护水井只有好处……但再三说服也无用,只好折中,把安好的涵筒撤出几根来,以防万一。这一撤,才“引”除了怨气。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有人前来翻二十多年前的陈年老账,说,你们冻的路占了塘,受损失的几户,牵头冻路的应该给予补偿,要是不管,就是不负责任,路冻好,我就炸……说话的,声如雷,吃惊的近邻,相视无语;老伴对我只是怨:叫你莫牵这个头,你不听,挨骂,自讨苦吃,你为了么咯?我想这是冻路的阻力,必须排除,但只能“引”,不能以“怨”相待。我说,我充分看到冻路的难处,但这点难,比起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算得了什么?所以,这路是一定要冻的,这个头是一定要牵的。结婚,介绍人就是牵头的;红军二万五党中央牵头;建小康胡锦涛牵头;这是说,凡事总“要”个牵头的,这是其一;其二,我“能”牵头:你们该记得,动员会上,我分析了形势:现在正是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党员一带头大多数路户,有的说我出五百,有的说出一千;我指着老伴说,你,不是表态也出一千么?富民政策好,都有钱出嘛;再说,修路架桥,古今好事,群众愿意。有群众,有资金,我就能牵这个头嘛!至于路占塘,是因为修房的占了路,路才占塘。路,大家走,大家得利。今天,找我冻路的牵头人要补偿,你担水找错了码头。我想冻路是好事,不去翻老账,何必凉水里面发热气。修路占塘,就算你们做贡献吧……这一“引”,要补偿的就雷不响,电不闪,脸上一片晴朗;老伴脸上也是多云转晴……
“只要路冻得好,我愿多出钱”,可涵筒撤了几条就变了脸;还有,想借冻路之机冻好自己的晒谷坪,可不愿多出钱;另外,不顾妨碍交通,不愿砍去自己栽在路边的果树……种种私心杂念,都在“路”上登台、亮相表演。但都在我的“引”字下,思想转了弯,行动跟上来:出钱出物出力。
冻好的路平展宽阔,闪光发亮,像一片绸缎,像一面镜子,这劳动者血汗的结晶,在我心里载歌载舞……有人问我:你,一个退休老者,为何牵头冻路?我应声即答:因为我是共产党员,老有所用嘛。我把冻路收支明细账一公布,又“引”出一片喝彩:“一身正直,二袖清风。”
我们几家路户冻好的路,实在是最好的直观教具,“引”起后段路户的高度重视,他们的“后段”,只一天也冻出来了。于是,这一条二百米长的“连心路”,就全冻出来了。不,这条水泥路,就这样全部“引”出来了。正是:引导,引导,既引又导,群众的积极性,全靠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啊!
尾声:一个贫农的孩子,在旧社会,充其量是父母耕作的帮手;经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却塑造出一个教育工作者、行政领导。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是法宝;党纲党章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所以,我常常引亢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