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洞口党建>艺术长廊

父 亲

2006-04-13 14:40:05  来源: 作者:hndk 编辑:redcloud  字体: 【小】 【中】 【 大】

在这寻根祭祖的清明时节,远离家乡的我用心和泪将父亲遥祭!但愿父亲的在天之灵能感知春风时雨的和畅以及我对他老人家的崇仰追思之苦。

父亲在我11岁的时候就病逝了。20多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心底,不时地浮现在脑海……

父亲生前是一位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母亲也是大队干部,因此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有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报告和调解不完的纠纷。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峰时期的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父亲带领全村一班青壮年围沙造田、修建河堤、维护水渠,总是早出晚归,对我很少管束,我的童年更多地是在外婆的童话故事中渐渐度过的。在我7岁上学时,父亲认为我应该结束外婆的管教,回到家来接受父母更多的呵护和教导,我与父亲的接触便多了起来。

顽皮活泼的我是父亲唯一的儿子,因此我就感觉到父亲待我比对待两个姐姐要好。70年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普通人家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猪肉,水果更是稀罕物。父亲在外开会打牙祭,总会用纸给我包回几块肉片,让我一人独自解馋。记得一年冬天,父亲从县城开会回来正在家中写报告,我放学后守候父亲,企盼着他能给我带回什么解馋之物。父亲果然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一个鲜红的蜜桔,放在炭火烤热,然后剥开桔皮送给我,我接过桔子急忙瓣开一片片送入口中,顿时觉得满口酸甜沁入心肺!­——这个桔子是我人生中吃得最津律有味的桔子,因为其中饱含有父亲浓浓的爱意和无限的关怀!

父亲作为一家之长关爱家人,作为一村之主也同样关心和照顾他的村民。七十年代是农村生产力尚未解放,种粮的农民却无法实现粮食自给的年代,人口多劳力少的农户因工分挣得少,每到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有饿肚子的危险。大队有几个这样的农户,父亲总会想办法多分给他们一点返销粮,其中曾家院子有一个外号叫“清毛”的农户,每次家里断粮时就会来我家找父亲。我很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正围着餐桌吃中饭,“清毛”刚好赶来,他坐在我家门口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正在吃饭的我们。父亲早知他的来意,便要母亲给“清毛”盛了一大碗饭并夹了菜递给他,待他吃完后,又要母亲把家中仅有的几升米分了两升送给他。这样的场面,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它使我在成年后感知父亲形象的光亮,教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懂得扶助和关怀。

父亲最让我难忘的还在于他的无私。当时农村青年跳出农门唯一的途径是靠招工招干。父亲作为大队支书完全可以照顾我大姐跳出农村,但他推荐的还是别人的子弟,我高中毕业的大姐因父亲的“关顾”当上了一辈的农民。我和二姐都是父亲病逝后发愤考上学校才远离了农村。

父亲从60年代开始担任大队干部直到1978年秋病逝。在那个农业学大寨运动热火朝天的年代,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操心的是工作,考虑的是别人,惟独很少关心他自己,以致积劳成疾。1978年深秋的某天,年仅43岁的父亲在我和两位姐姐抢天喊地的痛哭声中极不情愿地撒手人间……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父亲的早逝尽管使幼小的我过早地饱受了人世的冷暖和苦难,但父亲生前的关爱呵护和言传身教让我从小就懂得了奉献和付出,使我年少时变得坚强,幼小时深谙情暖!(草于2006年清明之夜)

下一篇 想写就写
Copyright 2013-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www.dkdj.gov.cn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湘公网安备43052502000010号 湘ICP备20002517号-1
中共洞口县委组织部电话:0739-7222362 7225912 Email:hndkdj@126.com